俄乌将迎生死对决 特朗普最后通牒背后的深意。特朗普称,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未能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,美国将加大对莫斯科的经济施压力度。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俄罗斯发出的严厉最后通牒,但评论员认为这更像是特朗普对俄罗斯送出的最后温情。
此前白宫曾吊足了外界胃口,国会议员提议对俄罗斯及其商业伙伴征收500%的关税,而特朗普则表示若俄罗斯不同意和谈,将在未来两周内采取行动。最终结果是,500%的关税降到了100%,生效时间也从两周延长到50天。这个细节隐藏着深意,因为留给俄罗斯展开夏季攻势的时间正好是50天左右,之后乌克兰将进入秋冬季。普京曾告知特朗普,他将在接下来的60天内完成对乌克兰的夏季攻势。因此,特朗普再给俄罗斯50天宽限期,实际上是在支持俄罗斯完成夏季攻势,甚至鼓励俄罗斯在这段时间内加大进攻力度。
这种现象再次印证了特朗普与俄罗斯之间可能存在密约,即特朗普以放弃乌克兰为代价换取俄罗斯默认美国对伊朗的进攻。而这50天的宽限期,则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履约行为。
至于特朗普对俄罗斯及其商业伙伴发出的关税威胁,评论员认为这只是老套路,已经不管用了。三个月前,特朗普向全球185个经济体举起关税大棒,但除了极个别国家外,其他国家并未太当回事。当前与俄罗斯保持正常商业往来的国家包括印度、土耳其和中国等,这些国家都有一定实力。特朗普不会为了乌克兰的利益牺牲美国的经济利益。西方国家已对俄罗斯进行了接近极限的制裁,因此特朗普对俄罗斯加征100%的关税相当于废纸一张。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只是虚张声势,是为了表演给盟友和国内挺乌派看的。
对于特朗普宣布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与北约达成协议,评论员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回到拜登的路线上来。特朗普上任半年以来,没有签署新的援乌法案,甚至将拜登时期的援乌法案束之高阁。拜登无偿援助武器给乌克兰,而特朗普则是高价售卖武器。特朗普通过北约间接卖武器给乌克兰,以避免得罪俄罗斯。此外,特朗普卖给北约的主要是防御性武器,而非进攻性武器,且未承诺出售足够多的导弹。特朗普虽然往前走了一步,但仍然没有回到拜登的路线,而是后退了一步。
导致特朗普对乌政策有限度调整的原因在于,他的政策违背了共和党内的主流党意、美国的主流民意以及西方盟友的集体意志。这使得共和党内传统建制派、美国国内主流舆论及西方盟友联手对特朗普形成巨大压力,迫使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表面的调整。
宝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